“握笔穿针”绘好美丽生态山水画

环境就是民生,保护生态环境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实践。纪检监察机关要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站在践行党的宗旨使命的政治高度,立足职能职责,于生态环境保护中“握笔穿针”,让蓝天、绿水、青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美底色,绘好美丽生态山水画。

紧握监督执纪问责“笔”,答好生态文明必答“题”。坚持问题导向,将监督的“靶心”对准各级党组织对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过程中的思想偏差和行动落差,严肃查处问题整改敷衍应付、浮于表面、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精准揪出领导干部中口号喊得响行动落实差、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演员”,从严追责问责。坚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重要环节、关键人群入手,打通政策落实、决策执行的“中梗阻”,围绕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工作,扭住重大工程建设、重点项目实施、重大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着眼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瞄准行政审批、监管执法、专项资金分配等关键岗位强化监督,不断规范权力运行。坚持标本兼治,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灵活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对存在的行业性、系统性问题,深刻剖析背后的制度漏洞、监管问题,追本溯源找到整改的主责部门,督促其牵头推动整改。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典型问题的通报曝光力度,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放松不得、马虎不得的强大震慑,不断提升监督执纪成效。

勤浇为民服务民本“水”,常施民生保障兜底“肥”。纪检监察机关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站稳人民立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把履职的“汗水”转化为为民服务“清水”,浇进群众心坎,成为民生保障的“底肥”,滋养民心。持续畅通监督渠道,健全“信、访、网、电、微”集成集中集束的信访举报体系,最大限度为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提供便利,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现生态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统一受理、归口管理,按照职责范围和干管权限分类规范处置,及时向群众答复处置结果,确保群众诉求桩桩有着落、件件有结果、事事有答复。探索“群众出卷、部门答卷、纪委监考”的工作模式,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向群众征集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突出问题,从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对群众意见集中的部门、反映强烈的问题,以集中整治或专项整治撬动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督促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整治方案、量化整治目标任务、明确时限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对整治工作的跟踪问效,推动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把“让群众满意”落到实处。

细穿绿水青山生态“针”,快引绿色发展转型“线”。在护航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纪检监察机关要当好绿色发展的“绣花针”,构建监督闭环,串起各级党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链条,推动各级各部门把生态环境的“高颜值”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价值”,用“好风景”孕育“好经济”,保障群众“好生活”。着力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全方位、各领域、分层级压实绿色发展责任,把严的基调贯穿到绿色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激活绿色发展引擎。坚持纪检监督与行业监管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管和监督问责机制,促进绿色发展执纪与执法融合,实现监督执纪伴随行业监管、执法全过程,形成纪检监察机关监督、部门协同联动的绿色发展共建格局。督促各有关部门扛稳绿色发展政治责任,增强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关口前移、源头防范生态环境问题,防止小错酿成大祸,推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让绿色发展成色更足。(西畴县纪委监委 陆光彩)

热门相关:灭世之门   重回商界做大佬(重活一次商界我做主)   我的末世基地车   惹火小辣妻:老公,用力点   无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