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灾后恢复重建将打造“平急两用”应急道路交通体系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房山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2023年—2035年)》(简称《规划》)日前获北京市政府批准,将通过推进防洪工程治理、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基础设施保障、优化交通系统联通等九方面推进房山区灾后重建,打造安全发展样板、宜居生活样板、高质量发展样板。

防洪工程治理方面,《规划》提出,多措并举构建“上蓄、中疏、下排、强韧、共治”的防洪体系。加快推进大石河、拒马河流域洪水控制性工程研究和建设,完善山区洪水控制体系。加强水域空间管控,确保建设用地防洪安全。推进山区防洪工程建设,完善村镇防洪体系。加快推进平原区、集中建设区河道达标治理工程,加强临水设施防护。加强滨水空间管控和引导,预留超标洪水行泄空间,全面提升区域防洪韧性。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规划》提出立足空间韧性,构建“两带三廊、三团多点”的防灾空间格局。统筹工程韧性,提升设施抗灾减灾能力。协同管理韧性,构建防救一体联动机制。特别推广平急两用建设,提升应急救援组织能力。包括打造“平急两用”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应急道路交通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应急医疗保障体系、应急消防体系;打造“平急两用”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中心和旅游服务设施,全面提升韧性发展水平。

《规划》对供水、污水处理、排涝、山区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规划。房山区将构建“三脉引水、六源共济、平急结合”的多水源调配格局,建立“城乡一体、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截污和治污相协调”的污水处理体系,构建新城组团“两纵八支多网”防洪防涝格局,推进山区35千伏电力线路成环成网,建设13座通信堡垒基站,建设多源多向、灵活调度的燃气输配系统,构建协同互补、梯级利用的综合供热系统,打造全程分类、两网融合的环卫收运体系,全面提升房山区基础设施运行保障能力。

交通系统方面,《规划》提出优化交通系统联通,推进灾损公路恢复重建,织密交通生命通道网络,推进108新线高速公路、涞宝路新线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优化公路附属设施布局,加强空间预留,充分利用既有铁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生命通道韧性。

《规划》提出要结合灾后重建和发展需求,有序引导资源聚集,实现空间聚集、产业聚集。促进区域共建共享,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共建绿色生态保护屏障,协同提升区域安全韧性等,全面提升区域协同水平。

民生设施建设方面,《规划》共提出八方面内容,包括保障受灾群众安居乐业,分类推进村庄安置;提高住宅防灾抗灾能力,提升设计与建设标准;融入区域山水格局,加强村落风貌管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设施空间布局;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增强综合防灾能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各级应急能力;加快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提升抗灾韧性水平;统筹文化体育设施布局,发挥防灾科普功效,全面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热门相关:带着仓库到大明   驭房之术   战斗就变强   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   学霸你女朋友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