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既需传承更要传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近日,刚刚忙完从江县青年乡村振兴夜校的培训课程,省政协委员、贵州之美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贤又马不停蹄赶往南京张罗非遗馆的经营。这种两地奔波的生活方式,对她来说已是常态,更是理想的写照。

“非遗既需传承,更要传播。”这是石贤的切身感受。她坦言,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返乡投身民族文化传承的初心,就是希望助力大山里的非遗文化传播得更远,让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为更多少数民族手艺人提供就业岗位。

摸爬滚打多年,石贤不仅锤炼了技能,熟悉了行业,也形成了一些思考。通过走访调研,她发现,很多非遗手艺难成产业,民族工艺旅游商品在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还比较弱,产业发展面临品牌认知度不高、人才较匮乏等难题。

问题,就是履职的着力点。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石贤依托委员履职平台,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关于培育发展民族工艺品品牌提升旅游产业效益的建议》《关于促进青年多渠道就业创业的建议》等6件提案,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她还积极投身“助力产业大招商 政协委员在行动”活动,助推苏黔两地文旅合作。

一直倡导“苗绣出山,手艺进城”的石贤,2023年带领团队开启了黔货出山的征程,其着力打造的“从黔故事·黔货出山”贵州非遗馆成功落地南京市一个5A级旅游景区,通过非遗产品销售、研学体验、文化沙龙等形式深度链接东部城市消费市场,实现单店一年引流40万人次。

“非遗馆不仅仅是个卖场,更是‘民族文化会客厅’,我们希望通过品牌化、市场化、产业化探索,把家乡的民族文化产品‘带出去’,把外面好的人流、物流、商流‘引进来’,推动东西部文化、经贸交流合作。”石贤说,团队正在对接广东市场开设第二家非遗馆,努力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连锁品牌。

一边撰写提案建言献策、一边为非遗技艺搭建展示舞台,多年来,石贤坚持将委员履职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多谋发展之计、多献务实之策。面对未来,石贤的目标很明晰,“我会继续深耕民族文化传承,培养一批青年非遗传承人,同时发挥政协委员优势,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助力家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