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医”技之长 河南打造“三大医科院”创新高地

大河网讯超声技术的应用颇为广泛,它被称为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睛”。然而,传统超声仪体积大、移动不便,限制了使用场景。对此,驼人集团研发出手机大小的便携式彩超——掌超,帮医生实现从“听诊”到“视诊”,在急诊室、乡村医疗站、野外救援现场等都能派上用场。

掌超。受访者供图

科技创新每前进一小步,往往是行业发展的一大步。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建强科研平台体系、培优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学科、加快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加大医药产业培育力度和创优体制机制六方面发力,建成协同高效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促科研平台建设

打造“三大医科院”强化“双中心”支撑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人民对优质医疗资源需求旺盛。《指导意见》将2025年的发展图景作出数字化展现:力争创建1—2个国家医学中心;三级医院科研经费投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平均达到3%,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达到100万元、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达到10万元,每万名卫生技术人员专利数达到50个;推动前沿尖端医疗技术加速进入临床应用,力争每年应用填补国际国内空白或领先技术100项,持续提升疑难危重疾病救治能力,省域患者外转率控制在5%以内。

到2030年,《指导意见》指出,要产生一批迭代性、颠覆性、原创性成果,医学科技创新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

“去年以来,随着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打造‘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重大决策的落地实施,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快形成。但与此同时,医学领域高层次平台缺乏、原始创新水平相对落后等因素,依旧制约着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有关政策激励措施出台势在必行。

对此,《指导意见》强化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通过省医学科学院、中医药科学院、预防医学科学院“三大医科院”建设,打造医学科技创新高地。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支撑作用,以医学科技创新带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通过质子医疗中心、智能医学研究设施、大型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等医学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医学研究提供强大支撑。结合河南现有学科优势,力争在肾脏病、出生缺陷预防等领域创建更高层次的平台。

《指导意见》明确,强化“双中心”即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力量支撑。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支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力争在疑难危重症诊治、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等方面达到国内顶尖、世界一流水平。高质量推进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虽然医学科技创新部分领域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但河南并非卫生强省,优质资源相对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更薄弱。《指导意见》的上述举措,将大力提升河南在疑难危重症方面的诊治能力,有利于群众家门口看大病,缩减就医成本。”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省医学科技智库基地特邀研究员张祝平告诉记者。

重医疗临床研究

力争30个重点学科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6家省实验室集中揭牌。图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10月16日,6家省实验室集中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其中,中原再生医学实验室、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和中原细胞和免疫治疗实验室3家专研生物医药领域,占到此次揭牌总数的一半。

对于基础研究,《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省实验室在基础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在再生医学、智能医学研究、纳米酶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等方面加快原创性成果产出。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开展探索性研究,力争每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项以上。

强化中西医协同攻关。加快推进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围绕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救治技术开展科研攻关,不断提升临床诊疗能力,每年实施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0项、中西医联合攻关项目20项。

培优医学重点学科。到2025年,遴选90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予以优先支持,力争30个重点学科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强产业培育力度

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产学研用聚链成群,医药领域创新步伐按下“加速键”。对此,《指导意见》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加大企业培植力度,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及卫材产业链。依托中原医学科学城打造核心增长极,构建“一城多园”新格局。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中药高质量传承发展研发生产高地、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卫材先进制造基地和医药流通集散地。

那么,河南达成目标的底气何在?或许,我们能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成绩窥见一斑:2023年全省共有生物医药企业1530家,总产值2820亿元,稳居全国前5位;营收超50亿元企业1家、超30亿元3家、“头雁”企业11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

中原医学科学城。大河网图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中原医学科学城成立一年余,项目签约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已签约包括碧迪医疗、飞利浦、国药、华润、中信、复星等在内的‘医’字号项目66个,总投资额929.2亿元,充分展现了‘院城产’一体发展格局的广阔前景。”中原医学科学城管委会主任秦新东说,

从“跟跑”到“加速跑”

河南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可期

张祝平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无疑是对医疗产业发展的一大利好,尤其是对于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医学科技的平台载体的能级、推动医学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育、提高河南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率等方面,都能带来实质性利好,甚至是质的飞跃。

从政策保障,到产业前沿,河南为何如此重视医疗产业科技创新?对此张祝平分析称,改现状是基于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内在需求。“现代医疗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医疗产业科技创新是河南省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建设创新体系的应有之义。”张祝平说。

至于优化河南产业结构,医疗产业科技创新亦是被摆在突出位置。去年省卫生健康委明确提出,2025年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要达到4000亿元。“整体来看,河南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在全国位居中上游水平,发展速度已由‘跟跑’进入‘加速跑’阶段。生物医药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典型的以创新为主导模式的赛道,也是河南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张祝平说。(文/何心悦 视频/实习生 冯单玉)

编辑:祝萍审核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