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12月3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市隆重召开。此次论坛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校长和教师等共计4000余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和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旨在全面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大会通过主旨报告、校长星空、主题发言、中国好课堂、学科分论坛等多种形式,围绕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大会的主题发言环节,多位重量级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陆璟围绕“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考试评价”的主题,深入剖析了当前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盛则分享了天津在新时代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方面的探索实践,展示了天津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的创新举措。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以“在高质量的研修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题,强调了高质量研修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北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教育局语文教研员艾合买提江·阿吾提则结合边疆地区的教育实际,探讨了如何在课改浪潮中砥砺前行,推动边疆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河北长善教育创始人、家庭教育指导师杨心刚则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分享了如何更好地支持基础教育的发展。

除了主题发言外,本次论坛还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以及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等专题论坛。这些论坛围绕思政课实践、教育强国建设、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课程改革与AI融合、新课标新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式变革、学校治理、创新人才培养等百余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在学科分论坛上,与会代表们就各自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则聚焦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探讨了如何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则邀请了来自亚太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教育创新的趋势和挑战。

本次论坛不仅为与会代表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更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把论坛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