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让“流动的中国”活力澎湃
□方海
2025年春运,预计达90亿人次跨区域流动,高速、国道、农村公路,交织成人们的回家路。
春运,这个承载着亿万中国人归家梦想的年度大迁徙,总能在寒冬中燃起无尽的温情与期盼。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春运不再仅仅是人流的涌动,更成为一场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壮丽交响。腾空而起的航班带着牵挂穿过云霄,呼啸而过的列车满载乡愁纵横南北,乘风破浪的航船让思念跨越江海……无论目的地在哪儿,我们带着科技而行,这是新时代中国春运的美好故事,也是中国科技力量蓬勃崛起的缩影。
曾经,一张回家的车票是无数游子心中的牵挂,排队购票、抢票成为春运前的“必修课”。而如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购票变得触手可及。手机APP、在线购票平台,让旅客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购票,大大缩短了购票时间,也减少了排队的辛劳。从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驰骋在祖国各地,让回家的距离不再令人焦虑,到刷脸进站、机器人安检、大数据调配等“黑科技”的应用,让“走得好”从美好愿景变成现实。春运的新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让我们对今年的回家路有了更多的期待。
科技,是春运服务的“贴心人”。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迁徙中,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客的出行体验。中国速度一日千里,日新月异,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每一次提速我们都感同身受;智能充电座椅,为旅客提供手机免费充电服务;“智慧健康小屋”,为南北往来旅客提供健康自检、远程会诊和心理疏导等服务;高铁可以订外卖,回家路上一样可以享受美食;“复兴号”车厢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让回家的路不再枯燥;智能导航、语音助手等技术的运用,让旅客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轻松找到方向,获取所需信息……归乡之路,科技守护,让“流动中国”变得更加温馨。
今天,智能监控系统遍布车站、列车,能够实时监测人流密度、车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对春运期间的客流、车流进行精准预测和分析,为运输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春运的平稳有序进行。科技赋能春运,我们看到的不止于“运”,而是站在时代背景、群众需要和创新努力之上,为不断推动新时代发展、推动人民生活更美好而做出的成果。
春运之旅不仅是一条回家的路,还是一条前进的路、发展的路。承载着万千旅客对团圆的向往的春运,也彰显着科技的力量。科技赋能春运,抵达的也不仅仅是家乡,更是人心,百姓在归途中也能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更能激发我们再接再厉、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