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视界丨在新征程上弘扬好塞罕坝精神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根本。自建场以来,塞罕坝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根本在于坚定理想信念,听从党的召唤,始终牢记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践行对党的绝对忠诚。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全面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忠诚。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广大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现实需要,我们要更加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始终不畏艰难,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永恒主题。塞罕坝机械林场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绿色传奇。“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在艰苦的条件下,塞罕坝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但也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面临很多挑战,必须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艰苦奋斗、接续奋斗。要增强绿色发展的本领,从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加强防灾减灾、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智慧林场建设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与研发,提高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要强化艰苦奋斗意识,立足自身岗位,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斗志,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新业绩,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内涵。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塞罕坝机械林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大力发展绿化苗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和森林康养等特色生态产业,不仅提供了优质生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服务产品和生态调节服务产品,而且增加了林场职工收入、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绿色转型的目标、规划、要求以及重点领域,确保绿色转型有序推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调整优化,实现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着力提升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构建绿色市场体系,推动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激励企业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强化绿色转型监督和考核,将绿色转型成效纳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政绩考核和绩效考核,激励各方主体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绿色转型。

(成晓曼 作者系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

1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