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教育强国何以成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
魏强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谢婉芳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如期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再到印发《纲要》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等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向着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坚定前行。
建设教育强国是历史使命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人类文明的传承史,很大程度就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义无反顾地领导中国人民翻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教育篇章。总结世界时势发展之经验,着眼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步步向着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奋力迈进。
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使得中国实现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根本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水平低,人口文化素质差,小学净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仅分别为20%和3%,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教育水平过低和人口文化素质差,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阻滞因素。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高等教育同样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2023年,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算,中国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教育强国建设也进入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这为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教育强国的未来展望
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中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供需错位等问题亟待解决,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还需要进一步破除,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还需持续发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纲要》主要目标分2027年、2035年“两步走”,一是开局起步阶段全方位打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明确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二是面向中长期深化重大战略布局,再次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意味着,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也是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之时,更是建成教育强国之时。我们要凝聚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主动担当起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宏伟愿景如期变为美好现实。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1今日热点
1200份春联、福字,600份剪纸……“吉地过年 春春送福”活动圆满收官
吉林这所高校,斩获顶级大奖赛金奖!
200余场!春节期间吉林省文化活动竟然有这么多→
组图丨临近春节,游客在海口假日海滩尽享阳光
海口府城“花灯氛围组”已就位,还有这些年俗活动等你来玩!
菏泽永恒热力与永顺工程携手开展“走基层 送温暖”活动
小编精选
- 老百姓身边的文明事 | “与子同学”——心灵驿站的“沟通之道”
- 黄葛树丨向永蓉:乡村杀猪饭
- 开滦集团开展“送温暖 保安全 促和谐”春节系列慰问活动
- 唐山市路南区: “遇见一小时”, 新春送福暖入心田
- 曹妃甸港举办新春游园会
- 唐山芦台总工会开展2025年“情系职工·温暖万家”走访慰问活动
- 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召开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