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添彩中国年,传统文化助力新消费
□张宇
律回春渐,万象更新。春节,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与此同时,“中国游”掀起热潮,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我们应将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涌现出新的亮点,完美展示时代创新基因的特色,让“非遗版”春节在历史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宣传拓展,培养“文化传承”的新群体。人才是第一要素,非遗人才的培养始终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关键所在。苏州致力于培养非遗新秀,健全非遗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传承。通过开展“桃花坞年画”进校园、进社区等多种主题活动,增强社会对非遗价值的认知,推动非遗技艺的普及与传承。探索经典昆曲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组织春节文艺展演让非遗人才“绽放光芒”。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我们要借“春节”申遗成功这股东风,培养一批有情怀、有匠心、有作为的非遗传承人,推动非遗事业的赓续发展。
文旅融合,构建“城市消费”的新体验。2025年1月以来,各大旅游平台上的非遗城市旅游搜索量和订单量均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春节旅游”整体搜索量同比上涨328%。“非遗”搜索量同比增长174%,“非遗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168%。在“非遗版”春节的热潮下,苏州作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在春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促消费活动,苏州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等37个博物馆春节期间正常且免费对外开放;昆剧院、滑稽剧团、评弹团等众多演出都被囊括进2025年苏州新春文艺惠民季活动,市民及游客可优惠看好戏。凭借丰富的非遗资源和独特的旅游体验活动,苏州吸引着广大的消费者群体走出家门,踏上非遗春节的旅途,通过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技赋能,打破“空间限制”的新方式。借着“春节”申遗成功,鼓励新时代青年参与春节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以全新视角和理念诠释和拓展春节元素,运用多媒体软件设计时尚春联、创作春节主题歌曲,赋予春节更全面多元的文化属性和时代特色。此外,要持续让更多的新文化、新潮流、新科技与春节不断嫁接融合,产生新的庆祝形式和文化内涵,如线上春晚、无人机光影秀和逛3D数码庙会等,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全球化优势,打破参与春节活动和仪式的空间限制。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春节”申遗成功翻开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我们要坚持以传承为使命,让春节的文化魅力在岁月中愈发醇厚。春山可望,矢志前行,奋力积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