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开门红”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陆续启动
新年伊始,杭州不少重点工程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随着城市建设者们陆续返岗,工程项目倒排工期、高效推进,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加速”的精气神奏响了开新局、谋发展的“新春序曲”。
引领产业发展
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清晨6时,塔吊驾驶员王师傅利落地爬上吊塔,进入驾驶室,将钢筋、盘扣、方木等建筑材料运送到中心施工区域。“项目上时间紧、任务重,十几根钢筋为一组,一天下来我需要吊上百组。”王师傅向记者介绍。
这是位于白马湖畔南侧的白马湖实验室总部基地项目施工现场。王师傅与60余位工友及管理人员一起,进入了新年复工复产“冲刺模式”。
“项目用地133.8亩,总建筑面积超16万平方米,包含可再生能源楼、储能楼等13幢楼,体量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因此我们选择尽早复工,抢进度。”项目经理任叶江介绍,目前,白马湖实验室总部基地项目处于地下室和主体施工阶段,计划2026年完工。
春节假期还未结束,工地上的年味也别样浓厚。到正月初八为止,白马湖实验室总部基地项目的工地食堂对所有工人免费开放。“我们会保证每天的新鲜蔬菜和肉类都足够,让大家吃饱吃好,安心工作。”任叶江说。
在天目未来谷项目施工现场,记者被眼前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吸引。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正在专注地操作大型机械进行土方开挖,有的则细心地进行室内装修工作……
“截至昨日,项目现场已有400名工人返回投入施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将大面积开展室内装修、室外附属设施以及景观绿化等工程。”中建三局天目未来谷项目经理敬翔说。
据了解,天目未来谷项目总用地面积达2422亩,总投资高达45.9亿元。该项目是临安区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文旅综合体,项目的建成将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周边区域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自去年5月29日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完工以来,项目进展顺利,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争取确保项目能够在今年6月完工。
提升城市能级
锚定目标全力以赴
正月初三,杭州下起了小雨,为了确保地铁施工车站周边雨污水管道排水顺畅,早上7时陈涛就赶到江汉路站逐个查看下水井排水情况。
陈涛是中铁四局杭州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8—5标的总工程师。“江汉路站是18号线的控制性工程,江汉路站的施工进展关系到地铁18号线的顺利开通。目前,江汉路站处于地连墙施工阶段,地连墙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基坑安全。”他表示,江汉路站处于滨江区核心区域,为地下五层车站,临近小区和商场,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严格,“现在正处于关键阶段,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地铁18号线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滨江区交通压力,进一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同时也将实现萧山、临平与主城区的快捷联系,增强杭州区域辐射力。
走进杭州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三堡至乔司段海塘)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听说这个项目很重要,我们要加把劲让项目早日完工。”钢筋工刘师傅熟练地绑扎着钢筋,语气坚定。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有50余名施工人员、15名管理人员返岗。
杭州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三堡至乔司段海塘)一期项目是省级重点水利项目,也是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施后,可提高海塘防潮标准至300年一遇。此外,项目通过公园缝合江堤和社区,在公园载入游客中心、城市驿站、文体中心等多种功能,建成后将填补沿江岸线上配套建筑及服务设施缺失的空白,实现公共服务空间与海塘岸带的深度融合。
在工人们的辛勤付出下,杭州一个个重点工程项目火热推进,奋力跑出“加速度”,努力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