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访谈 | 忠诚当好守井人 聚力发展水经济——专访丹江口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小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陈熠林)2月8日,十堰市召开持续提升干部能力作风全力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推进大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动力、明确目标定方向、部署任务抓落实,释放出以“进”的基调、“拼”的意识、“抢”的状态服务湖北建成支点的鲜明信号。如何找准坐标、扛牢使命?即日起,十堰广播电视台推出“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访谈”,邀请全市各地各单位负责人谈体会、谈目标、谈措施,敬请关注。
2月10日,丹江口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小凯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时说,全省“新春第一会”发出了加快建成支点最响亮的动员令,省委布局,市委落子,丹江口必将冲锋在前、奋勇争先,拼出新气象、干出新成效。
武小凯说,丹江口市将进一步提升志气,深刻认识自身目标任务,主动将丹江口市各项工作放在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推动,自我加压、自领任务、主动作为,推动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向服务建成支点聚焦发力,当好抓落实的执行者、推动者。紧盯 GDP增长10%的发展目标,以“当好守井人,发展水经济”之为,担当十堰建设国家战略水源地的主力军;以加快推进“六丁浪专用车之乡”建设,争当十堰打造中国商用车之都的生力军;以“环武当、为武当”作为,融入武当山的发展,搭上十堰建设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快车”;以打造“丹江鲌”“武当贡柑”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之功,助推十堰建设全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地;以实施强县工程、壮大县域综合实力为抓手,助力十堰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全力服务建成支点,实现“五个目标定位”战略部署,关键在干部,关键在落实。武小凯表示,丹江口市将持续推进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深化岗位大练兵,扎实开展比作为、比贡献、比优劣、比位次、比担当“五比”活动,让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坚持走出去、找标杆、学拼抢,主动到长三角、大湾区等沿海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狠抓穿透落实,推动工作尽早起势、加快成势、塑成胜势,实现日有所进、月有所变、年有所成。
2024年,丹江口 GDP突破400亿元,标志着高质量发展跃上新的台阶。今年,丹江口市怎样更好地发挥挑大梁作用?武小凯表示,丹江口市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提档加速、大干快上,全力冲刺500亿级经济总量。
一是做大块头。树牢“龙头、链条、集群”的体系化思维,加快推进“一主三优”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扩量提质,力争早日培育出百亿级企业和五百亿级产业。三年内,争取水经济相关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数字经济和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生命健康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00亿元。
二是做多个数。以“立项争资、招商引资”为抓手促进有效投资,推进产业集群招商、产业链条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实施力度,争取一批支撑性、引领性强的重大项目落地丹江口。力争全年新招引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6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0家;再创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
三是做活资金。抢抓中央政策机遇,依托“南水北调”品牌和对口协作桥梁,千方百计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超长期国债和政府专项债项目资金。今年计划筹措到账各类发展资金150亿元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亿元以上、超长期国债10亿元以上、政府专项债25亿元以上、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25亿元以上、银行贷款及资本市场融资80亿元以上。
四是做实项目。通过“抓谋划、抓储备、抓建设、抓投产,比数量、比质量、比速度”,整体提升项目支撑力。全力争取丹西铁路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加快推进陈家港“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基地、玄岳大道丹江口段、华海共同二期、丹江口市一中迁建等项目建设;服务好福银高速改扩建、汉江北高速、十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十堰综合保税区(B型)建设;建成首旅集团王府井五星级大酒店、南水北调博物馆等重点项目。计划全年开工建设重大项目210个,建成重大项目240个,投资规模达到500亿元。
五是守稳底线。牢牢守住安全、稳定、生态、民生四条底线。坚决扛牢“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重大政治责任,树牢“生态主动就是政治主动、全局主动”理念,优化升级水质安全保障智能监管系统,持续抓好“六无乡村”建设,确保库区Ⅰ类水质天数一年比一年多。同时,进一步夯实平安稳定根基,以大安全护航快发展。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