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多彩时评:莫让“雪村造假”寒了民心

作者:何竹梅

近期,“成都雪村没有雪,以棉花滥竽充数”一事迅速蹿红网络,引发大众热议。本该是一片银装素裹、雪花纷飞的浪漫雪村,竟用廉价的棉花来营造雪景,这般令人啼笑皆非的操作,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如今,雪村已关停整顿,景区也公开发布致歉声明,但这一事件所暴露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尤其是党员干部与职能部门,更应从中获取启示,莫让“雪村造假”现象寒了民心。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国家治理与社会运行的基石。对景区来说,如实展现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真实、优质的旅游体验,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成都雪村用棉花伪造雪景,这一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不仅辜负了游客的期待,更对景区自身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党员干部和职能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同样需要把诚信当作行事准则。若是在工作中虚报数据、粉饰政绩,不仅会干扰上级部门的科学决策,更会让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就像在统计民生数据时,若为了凸显工作成效而篡改数据,那些关乎民生的真实问题便会被掩盖,群众的切身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唯有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真抓实干,才能在群众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景区用棉花造假,表面上看是为了营造浪漫的雪景氛围,实则是对游客的真实需求和旅游体验的漠视,极大损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党员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所有工作都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定政策、推进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感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不可为了短期的政绩,盲目上马“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如果不充分征求居民意见,随意改变小区的原有布局和功能,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破坏居民们熟悉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失去归属感和幸福感。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面对“雪村造假”引发的舆论风波,景区能够及时关闭雪村,并向游客诚恳致歉,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勇于面对错误的态度和担当精神。党员干部和职能部门在面对工作中的失误和挑战时,更应具备这种担当意识。不能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就畏首畏尾、相互推诿。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果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畅、协调不力,各自为政,就会导致疫情防控工作陷入被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只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作为,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成都雪村没有雪”这一事件,虽然只是个别旅游景区的经营失范,但也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党员干部和职能部门要以此为鉴,始终坚守诚信底线,将人民利益置顶,勇于担当作为,坚决杜绝为民服务中的“雪村造假”现象。唯有如此,才能在各项工作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共同描绘美好生活的崭新画卷。

一审:叶力

二审:文彬

三审: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