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英:从乡村故事走向文学巅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文雯】广西博白,一个充满客家风情的乡村,孕育了一位用文字和图画描绘童年与梦想的作家——王勇英。她的童年经历丰富多彩,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2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环球网公益频道有幸采访到了王勇英,听她分享自己的成长与创作历程。

回忆起童年时光,王勇英感慨万千。她表示,母亲是她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重要启蒙者。“小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们讲故事,她的故事总是那么生动有趣,让我百听不厌。”王勇英说道,“在妈妈的熏陶下,我渐渐爱上了讲故事,也学会了如何编织情节,吸引听众。”

除了母亲的启蒙,王勇英所处的乡村环境也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提到,村里有很多会讲故事的人,还有木偶戏班子在各个村子演出。村里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客家剧团的演出也为她提供了广阔的文学滋养。这些经历不仅培养了她对故事的热爱,还让她学会了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谈及写作生涯的起点,王勇英表示,小学四年级的小品创作和故事编写经历是她最早的创作尝试。从那时起,她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让她更加坚定了成为作家的梦想。

如今,王勇英是广西作协副主席,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她表示,自己肩负着更重的责任,将不断努力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保持探索、创新的活力,在创作上寻求更大的突破,为读者开拓更广阔的文学疆域,为文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勇英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屡获殊荣,还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对此,她表示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她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跨越国界,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让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传递温暖与爱的力量。

谈及代表作《巴澎婆婆》,王勇英分享了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这部图画书以她童年记忆中的一位擅长艾灸的乡村婆婆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和爱心的故事。在插画和文字的结合上,王勇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绘画才能,用色彩来讲故事,呈现出独特的客家乡村风味。

在《巴澎婆婆》的创作过程中,王勇英也遇到了挑战。她坦言,在塑造巴澎婆婆这个人物形象时,曾在长发披肩和盘发之间纠结不已,认为前者更接近自己在这个故事上的表达。但最终,在出版社的建议下,她选择了盘发的形象。虽然有些遗憾,但她相信盘发的巴澎婆婆同样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这一经历也让她更加明白,创作与出版需要团队的合作和相互理解。

面对创作瓶颈,王勇英就去采风,阅读,从生活中汲取新的养分。“不过,我极少遇到这种情况”王勇英向记者表示,“因为我的灵感太多太多,很多小说涌出来等着我催着我去写。而且我总是会积极地先做探索,尝试,突破,所以我可能总是先提前开路了。对于我来说,就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太快。”

在采访的最后,王勇英鼓励孩子们广泛阅读,去书店的儿童阅读区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对阅读的看法。她认为,阅读是精神上的愉悦,不应该带有功利性。阅读让她在书的世界里旅行,结识了许多书中的朋友,为她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启示。

热门相关:驭房有术   龙皇缠身:爱妃,来生蛋!   幻想世界大穿越   绝色符师:龙皇的狂傲妃   恶魔总裁霸道宠:老婆,太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