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巍:中美“竞争”的合理边界在哪里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6月18至19日实现访华,中美两国元首去年巴厘岛峰会开启的双边关系稳定进程在因“无人飞艇事件”延宕数月之后,终于重新启动。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下半年中美关系有望在较低“水位”上平稳运行。这也给中美双方重新思考和调整各自的中长期战略提供了时间窗口。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政府开始大谈“护栏”“托底”“有管理的竞争”“有边界的竞争”等概念,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在对华各种打压政策上的力度。拜登政府认为,过去两年多其对华战略竞争总体有效,未来“关键十年”美中发展差距可能拉开,因此需要通过安装“护栏”来确保当前对华战略竞争态势持续。同时,拜登政府还认为,一个失控的美中战略竞争的结果将是“双输”,而有一个“有管理的”美中战略竞争将实现“美赢中输”。这是拜登政府当前追求有管理的中美战略竞争的根本原因,也意味着未来拜登政府一方面会追求美中关系的总体稳定,另一方面会继续出台着眼于压制中国的各种政策。

拜登政府目前拿出的两个选择,即“有管理的战略竞争”和“无管理的战略竞争”。对中国方面而言,这两个选择似乎都是“坏选择”。没有管理、没有托底机制的中美战略竞争是危险的,但是有管理的战略竞争也并非正途。正如中国领导人多次指出的,中方反对以战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中国从根本上反对美国的对华战略竞争,有无托底机制则是第二位的问题。

那么,美国是否有可能改变对华战略竞争呢?经历过去五六年的博弈,对美国对华战略“不抱幻想”早已成为中国国内主流观点。中美关系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比较困难,这是两国综合国力接近以及两国发展路径差异共同造成的,是结构性的。认为美国政府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以竞争性和消极面为主的对华战略,这当然是正确的。更何况,美对华战略的决定权掌握在美国决策者手中,不是中方能决定的。因此,不抱幻想、底线思维就是必要的、正确的。

尽管如此,一个没有管理、没有边界、没有托底机制的中美关系确实非常危险。中美是两个核大国,世界两大经济体,碳排放最多的两个国家。中美关系的“自由落体”式下坠,对中国、美国和全世界都是无法接受的。

更进一步,管理中美关系,也不仅仅是防止冲突这一单纯内容。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取向短期内很难改变,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放弃中美关系,或只能“躺平”。无论是通过激烈的斗争,还是通过复杂的博弈,抑或是在可能的领域扩大合作,我们仍然有可能争取推动美方将其对华政策向正确方向做局部调整,仍然有可能争取一个对中国更为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美国是一个利益格局非常多元的社会,不同群体在对华政策上立场并不完全一致。商界、学界与政府的观点多有差异,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常不同调,华盛顿与州和地方的议程则大相径庭。即便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基本取向无法扭转,中方按照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做工作的空间总是存在的。这些空间虽然不是结构性的,但却是中国实实在在的利益所在,是中国扩大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等所切实需要的。

管理中美关系,需要管理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内容。美国学者在与中方交流时经常问,中方为何不能接受“竞争”?竞争不是一件好事吗?在几天前,一位对华颇为理性友好的美国学者在交流中问笔者,奥林匹克赛场上运动员们不是都在竞争吗?笔者回应说,奥运会赛场上的竞争很好,但是奥运会赛场上运动员不会想方设法禁止其他运动员买跑鞋。美国政府表面上说对华战略竞争,其对华战略实际远不是“竞争”这么简单,包含了很强的压制中国发展、破坏中国稳定的成分。中美存在竞争是难免的,中国普通人、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都不惧怕竞争。竞争关系意味着我们可能不得不告别过去那种以合作面、积极面为主的中美关系,特别是中国过去在关税、市场开放、人文交流等领域享有的一些优惠待遇将难以继续。在一些新技术领域,价值观、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很难达成基于相互信任的相互依存。这些现实我们需要坦然接受。中方需要坚决反对的,第一是美方破坏中国政治安全、领土主权完整的行为,例如美国干预台湾问题;第二是美方以维持霸权为目标,压制其他国家发展权利和空间的行为,如为谋求战略产业和科技优势而无端打压中国企业,在芯片等领域搞“断供”等行为;第三是在国际上诱压其他国家违反自身利益加入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行为。

总之,中美关系结构性变化已难以逆转,但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争取。“有管理”“有边界”是好事,但是这个边界不仅仅应当是防止中美走向军事冲突的“边界”,更应当是中美竞争的合理边界。如果这个边界足够清楚,就可以给企业和民众创造确定性;如果这个边界合理,那么有利于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的空间才会扩大。这是有管理的竞争性的中美关系的需要,也是中美两国和世界的需要。(作者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热门相关: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   公子风流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唐朝贵公子   北宋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