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处(出)暑啦!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北京时间8月22日22时55分

将迎来处暑节气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带“暑”字的节气

一共有三个

分别是小暑、大暑和处暑

处暑,即所谓的“出暑”

意味着暑气渐将消散

金秋正在缓缓开启

万物开始从繁盛走向成熟

处 暑· 新 秋

处暑既至

庭户新凉、桂魄皎洁

眼前所见皆是秋景

是刘禹锡的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是白居易眼中的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是王维笔下“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的那缕清新

是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的

怡然自得

是元稹“缓酌樽中酒,

容调膝上琴”的惬意

是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的那抹思念

是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那片悠远

是杜牧“天街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的浪漫

……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凉意渐起,秋水潋滟

秋日的风景在广袤的大地上

如水墨画般铺陈开来

辛勤的人们在田野间忙碌

为丰收努力劳作

人们出游迎秋,相聚食鸭

寻一幽地,品浅秋静美

择一高山,看满目斑斓

生活再忙碌也不能少了仪式感

日子再平凡也总有可寻可遇的美和暖

处 暑· 三 候

一候“鹰乃祭鸟”,到了初秋,鹰开始捕猎鸟类,但鹰捕获猎物之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码放在一边,就像在祭祀一样。

二候“天地始肃”,字面意思是说“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也就是说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并不是所有谷物开始成熟,而是特指“五谷之首”的稷的成熟。

黄兴能 摄

处 暑· 赏 心 乐 事

望秋水

处暑秋色,秋光清浅,秋水澄澈,水天一色,让人情动于中,忍不住思念起远方的人。“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当你望着一池秋水,秋水也如一汪明眸,凝视你浅浅的心事。

听秋雨

暑气渐退,秋雨带着渴望已久的清凉而至。初秋的雨,不再以“势”夺人,沾惹了草木的情绪,似有无言的述说。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骤雨打荷叶,滴滴点点滴滴,总有一种听觉上的美,怪不得李商隐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品秋梨

“处暑秋梨最养人”,在逐渐步入干燥的季节,长辈们总会让孩子多吃梨。切成片,用牙签戳起一块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清甜滋润,也可榨汁、炖煮,对脾胃虚寒的人很有帮助。

图源:“牟定发布”微信公众号

处 暑· 民 俗

吃鸭子

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浙江沿海每当此时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驾船出海。

处 暑· 养 生

处暑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处暑该如何养生?谨记以下这些要点:

1.早睡早起防过凉

处暑过后,容易出现“秋乏”“秋燥”。建议每天多睡1个小时,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还要注重早睡早起、适当午睡,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民间有句老话:“处暑寒来”。处暑后,早晚温差增大,如果对夏秋之交冷热变化不适应,容易引起感冒、肠胃炎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所谓“多事之秋”。在生活起居上,应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少用空调;在晚上睡觉时,建议在腹部盖上一层薄被,以防脾胃受寒。

保山日报 范南丹 摄

2.护脐保暖病痛少

处暑时节,养生重点要从防暑降温慢慢转移到防寒保暖上来。其中,尤其要注重肚脐的保暖。肚脐没有太多脂肪,充满神经末梢,寒邪之气易从脐侵入体内,进入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膀胱炎等多种疾病。因此,护脐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处暑后要勤开窗通风,除了让空气流通外,还可以让秋天的肃杀之气驱走暑湿。

保山日报 范南丹 摄

3.滋阴润燥少辛辣

秋燥易伤人体津液,建议多食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水分的食物,以补充人体的津液,防止日后因津气亏虚而患病。建议多吃点葡萄、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少吃韭菜、大蒜、葱、姜等辛辣刺激之品,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忌大量生食瓜果。

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选择一些生津润燥、增酸补气的药膳美食。处暑后,早晨起来容易感觉口干、咽干,可以喝点淡盐水,可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可以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可补充多种微量元素。

伏去秋来,凉风有信

愿人世所念都有回音

愿你我不负光阴启示

有风轻云淡的心情

有珍惜岁时的加倍努力

愿你心怀热爱

在这个秋天收获满满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云南网、“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等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