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调查“破门亮灯”事件,有商铺老板称已不再要求店内彻夜开灯

撬锁破店门,霸道硬开灯。

2月8日,山西大同古城街道“破门亮灯”事件有新进展,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大同市平城区相关部门获悉,区委区政府领导牵头,区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

>>>商铺老板回应

“店里下了班就不用开灯,但店外安装的彩灯要开”

2月4日,鼓楼东街商户岳先生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称自己经营的店铺未按街道社区要求“彻夜亮灯”开灯,2月3日23时21分他在家中接到催促开灯的电话,因为自己已闭店,所以未前往店铺开灯,但他随后查看店铺监控发现,多名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强行撬锁进店开灯。

监控视频截图

事发后,岳先生先后打110和便民服务热线投诉,一直未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

2月7日凌晨,古城街道办通过平城区政府官网发布219字致歉信,承认工作偏失,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城市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诚恳接受上级处理和社会各界批评。

2月8日,记者联系平城区当地一位商户老板,其表示此前是要求临街的商铺都要亮灯,“当时是说过节,但也没说有什么电费的优惠,电费自己还就行了呗,谁的电钱谁管嘛,没有人说过政府报销问题。”

记者询问媒体报道后,是否目前店铺还需要晚上亮灯,这位商铺老板表示:“店里下了班就不用开灯,但店外安装的彩灯要开。现在店内不用再开,晚上店内开灯不安全。”

>>>古城街道办回应

“没有让他关店,应该可以正常经营”

2月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办,询问事件处理进展,工作人员答复称:“现在是这样,我们街道办没有权力私下接受媒体采访,所有的相关事项,你要么联系平城区委宣传部,看他们那里怎么解释,要不就等官方通报,因为这个事件已经在处理中了,现在还没出结果。”

工作人员否认岳先生已闭店,“没有让他关店,应该可以正常经营。”

对于此事对岳先生店铺经营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处理,工作人员回应称:“我们平城区政府一开始就说了,会有补偿,会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后续会有具体处理方式,肯定会赔偿的,目前有无赔付我不清楚。”

此前,街道办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月27日至2月12日,大同市平城区古城商铺有统一亮灯要求,“要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这是我们大同市统一要求的。”

媒体报道后,目前商铺是否还需要“彻夜亮灯”,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她目前不太清楚。

街道办已公开发布致歉信,工作人员表示,截至2月8日,不清楚街道办和社区有没有向岳先生本人道歉,“这个你还得联系区委宣传部。”

>>>当地最新回应

区委区政府领导牵头调查,处理结果会在官网发布

2月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大同市平城区政府,工作人员答复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牵头正在调查,稍后处理结果会在官网上发布。这个事情我们领导正在商量,是领导们决定。”

对于目前是否继续执行统一亮灯要求,是否对岳先生道歉赔偿,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个情况我还没有了解,一切都是以官网上发的通报为准。”

记者联系平城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表示区纪委监委正在组织调查。

“我们一直在着手办这个事情,这几天同事们都一直在积极地努力地干这个活。这两天,他们一直在着手调查这个事情。”

工作人员表示:“谁的案子谁负责,处理结果我不清楚,因为不是我接手处理的案子。”

>>>有网友抠字眼

“破门亮灯”是公共事件,完全不是占用社会资源

“撬锁破门私闯店铺开灯是涉嫌滥用行政权力,侵害的是商家的财产权益,这样的执法行为本不应该叫做执法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有网友抠字眼,既然亮灯是街道社区的一种倡议,怎么传导到商铺就变成不折不扣的必须执行?

有道歉比没道歉好,但多位网友对古城街道办的道歉并不认可,“只承认方法不对,却没有一句执法涉嫌犯法的反思,这样的道歉能算到位吗?其中最不合适的一句话就是‘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这种道歉措辞一般是明星为了自己的家事、恋情等琐事,意思是说我们自己处理好就行了,到网络上发酵真是耽误大家的时间,是占用社会资源,但‘破门亮灯’算是私事吗?这事完全不是占用社会资源,恰恰它是一个公共事件。街道办就没有一句针对商户的道歉,现在最应该道歉的难道不是商户吗?”

>>>道歉要抓重点

公权力违法造成负面影响,就要有相应责任和处罚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街道办所说的工作方法失当,而是执法违法,这才是重点。

“滥用公权力,核心就是不依法执法,最该检讨的就是法治观念欠缺。权力压死人,如此执法损害了政府形象,引起社会反感,破坏了法治和营商环境,这个认知要到位,否则很难让人觉得道歉是诚恳的、有价值的。”

“谁把亮灯倡议做成了强制,是闯进去开灯的执法人员呢?还是有更高的授意?这个问题不查清楚,道歉就无意义,类似的事件就还会有下次。”

网友认为,既然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那就要有对应的责任和处罚。“知法违法,非法侵入性质恶劣,如果说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极大的影响在这儿,这个处理不到位,公众会觉得敬畏的不是法律,而是在技术性的消除舆情压力。”

有网友指出,古城亮化确实很美,出发点没问题,但需消除一刀切的形式主义,不能为了图面子而做坏里子的事,要时刻牢记权力为民,力戒公权力违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