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光伏供照明 光伏雨棚可充电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坐在世界文学之都会客厅内,屋顶光伏为空调、照明提供能源;把新能源车停进四方新村车棚内,光伏雨棚让车主充电无忧。记者昨日从市建委了解到,在建筑领域碳达峰背景下,我市推动建设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一批建筑又推出绿色生活新场景。

掩映于葱郁树木之中的锦上·OCC世界文学之都会客厅,坐落于鼓楼公园对面。这一处闲置建筑,按照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三星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实施能效提升改造后,以超低能耗的崭新形象,为市民提供“可游、可品、可飨”的诗意空间。

双层保温墙体、高性能三玻两腔窗、新风热回收、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节水器具……改造一新的建筑由内到外融入了各类节能技术。据介绍,建筑在屋顶设置19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板,每年可发电约3万千瓦时,用于整栋楼的照明、空调等用电。作为江苏省既有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项目,建筑内安装的碳排放监测平台,可实现建筑能耗、碳排放等数据可计量、可展示、可监测。

今年8月,我市印发《南京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增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面积不少于150万平方米,力争到2030年底前完成城市非节能公共建筑改造。此外,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积极开展“光储直柔”“智能微电网”等项目示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比例超过8%,建筑碳排放增速有效控制。

方案中,还重点提出创建绿色低碳社区等举措,包括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建设“一站式”生活服务综合体,探索零碳社区建设。

“过去都要充满电才能回家,现在家门口有了充电站,又便宜又方便。”近日,四方新村居民刘先生,在小区里的“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站停好车,给他的新能源车充电。

这处由小区废弃垃圾场改建的智能充电站,在省内老旧小区中也是首个。充电站项目配有1套装机功率为30千瓦的光伏雨棚,全年可提供约3万千瓦时绿电,同时为8辆新能源汽车充电。“车辆充半个小时就足够日常出行,这座充电站可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江宁区天印广场上,一座新能源城市客厅也成了市民新宠。客厅集绿色能源发电、智慧公厕、商务休闲、健康体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智慧公厕应用中水回用系统,可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公厕内还配备了健康检测设备,方便周边市民体验。依托光伏发电,该客厅一次可为1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包括共享换电柜等。据测算,平均每年节约用电2.3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167万吨。

按照碳达峰方案,到2025年,南京力争80%以上的社区参与创建低碳社区行动并达到要求。建筑领域绿色场景的应用,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也推动城市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