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这两家街道和社区有高招——服务对象“变身”治理力量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严玲夏雪晴
1月8日上午,趁着外卖不忙碌的间隙,“饿了么”配送员徐通来到玄武区红山街道北苑一村,骑着电动车一路走走停停。路过2幢门口,他发现有电动车在楼道口充电,当即拍下现场状况,发到社区网格群中。不到5分钟,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一起赶到,处理了风险并联系居民给予相应处理。
昨日下午,在市委社会工作会议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玄武区红山街道、秦淮区瑞金新村社区先后作如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经验交流时,介绍了这个生动案例。他们努力把服务对象变为治理力量。
骑手化身“合伙人”,边跑单边“找碴”
“这里是我负责的区域,次数多了就对环境非常熟悉。”徐通说。去年,在玄武区红山街道月苑社区的推荐下,徐通正式成为一名流动网格员,在完成常规工作之余,社区政策宣传、环境整治、隐患排查、公共设施维护等都有了他的身影。“每天都来来回回很多趟,不如顺便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徐通告诉记者,参与基层治理工作,能回馈社会,也能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增加点精彩。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据统计,玄武区红山街道共有88家新业态企业、1926名从业人员。为充分发挥接触面广、社会参与度高等职业优势,街道探索实施“三同三力”工作法,即在强化党建引领的“靶向施策”,同心增强凝聚力;在强化服务关爱的“靶向施策”,同频增强内驱力;在强化作用发挥的“靶向施策”,同行增强战斗力,与辖区内企业联动,鼓励快递、外卖小哥担任流动网格员,协助社区解决街头巷尾“小问题”。去年全年,共收处预警信息486起,解决率达100%,大幅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在小区转了一圈后,徐通驶向了“宁小蜂驿站”,歇歇脚、暖暖身,给手机充充电。他告诉记者,这里设备齐全,给众多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提供了很大方便。
玄武区红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紧扣实际需求,多方面强化服务措施,设置了“宁小蜂驿站”“小蜂电柜”“小蜂食堂”便于群体休息,打造了“小蜂课堂”“蜂宝托管班”“小蜂公寓”保障日常生活,消除后顾之忧。联动辖区物业全域开放“友好社区”,有效解决休息难、换电难、用餐难、进门难、维权难等问题,以“走心”服务串起“双向奔赴”信任纽带。
“三小三大”,老旧小区焕新又“长新”
走进瑞金新村小区,乳白色的外墙清清爽爽;空调外机、晒衣架等规规整整;私家车有序地停放在泊位内;楼道内干干净净……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旧小区。从曾经的“脏乱差”变成如今的“靓净美”,变化背后的“金钥匙”是瑞金路街道、瑞金新村社区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制定完善“三小三大”整体方案,即:小机制汇聚大能量、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站点化解大矛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打造小区善治新局面。
结合老家属区熟人多的特点,发挥银燕讲师团等一批志愿服务团队作用;结合人大常委会机关、第一医院等共建单位资源,推动小区微更新、名医社区行等民生实事落地;结合居民热切期盼,引入养老、托幼等品牌社会组织;结合60岁以上老年居民占比近40%的实际,动员老同志在微网格员、楼栋长等岗位发光发热……瑞金新村社区以小机制汇聚大能量,建立了“1+10+10”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每名支委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服务10户群众,做好“四个结合”。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瑞金新村社区以组建业委会为切口,打造“红色业委会”。目前辖区业委会覆盖率100%,业委会成员党员占比达75%。瑞金新村小区业委会成立后,组织业主制定了单向通行、“先就近、再统筹”等停车管理优化措施,并建立了文明停车公约,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停车难问题。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从20%提升到97%。
在瑞金新村社区的小区门口、施工现场、居民楼下,随处可见“12345”投诉现场受理点。小站点化解大矛盾,社区同步建立“瑞金有理”议事平台,围绕群众高频诉求事项群商共办,解决了瑞阳街“美食一条街”油烟扰民等一批“老大难”矛盾。
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小单元”融入现代化建设“大格局”。玄武区红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调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担任网格前哨、体现个人价值的积极性,提供更多小哥“触手可及、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岗位,更好从“双向奔赴”走向“双向融入”。秦淮区瑞金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张璐告诉记者,接下来,社区将持续推动基层协商议事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居民、商户、驻地单位等各类群体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社区治理服务,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变“最大存量”为“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