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相拥的“特写镜头”

近日,一条外国旅客挤满高铁车厢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这些“老外”神态自若,对乘坐高铁显得驾轻就熟,仿佛早已习以为常。据拍摄者介绍,这些旅客是跟随旅游团从北京前往武汉,车厢内的氛围让网友调侃:“要不是下一站是郑州东站,差点以为自己出国了!”(1月9日央视新闻)

今日之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以主动包容的姿态全力拥抱世界,高铁上的“国际范儿”,正是中国与世界相拥的一个特写镜头。透过这个镜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拥抱世界的自信与从容。

中国高铁发展至今,现代化气质流溢且国际范儿十足。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网络,截至2023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高铁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也成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纽带”,对于外国旅客来说,乘坐高铁不仅是一种便捷的交通方式,更是一种了解中国的窗口。

“国际范儿”的镜头定格并非偶然,而是中国近年来持续优化免签政策、扩大国际“朋友圈”的必然结果。从放宽签证限制到增加免签国家数量,从简化入境手续到提升服务质量,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能够轻松地踏上中国的土地。同时,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深化多边合作,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无论是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还是与遥远大陆的经济合作,中国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用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着开放包容的信号。

这个“特写镜头”,更让我们目睹中国开放自信的生动场景。高铁车厢内,外国旅客与中国旅客和谐共处,彼此尊重,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正是中国社会包容性和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让国内旅客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高铁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外国旅客的乘坐体验上,更体现在中国高铁技术、标准和服务模式的全球输出上,从东南亚到欧洲,中国高铁正在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实力与开放决心。

透过这个“国际范儿”特写镜头,我们看到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更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姿态。未来,随着中国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相信会有更多的外国旅客选择乘坐高铁,游览中国,感受中国的速度与温度。

中国高铁,正驶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而中国,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相拥。

一审:叶力

二审:陈鹏

三审: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