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多彩时评:淬炼好防微杜渐尺寸之功

作者:鱼予

“尺寸之功”语出《战国策·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其大意为,形容微小的功劳。诚然,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面对各种诱惑,唯有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人生之船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航道。特别是党员干部,“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以德服众,行胜于言,唯有淬炼好防微杜渐尺寸之功,将清廉无时限,才能把好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的基本底线。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修身正心,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受人尊重,树立威信。事实上,在一些“落马”党员干部的忏悔书中都曾提到,第一次受贿时,内心总觉不安。如果此时能及时克制住贪欲,护持善心,也不至于滑向深渊。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在实践中锤炼党性、端正作风,以良好品行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对于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细微的言行上表现出为官从政的品质。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所有党员干部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说:“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言:“与人当宽,自处当严。”相比普通人,党员干部一言一行,无论是正向激励还是负面效果都不容小觑,不仅是一个党员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党的重大政治问题。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名党员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没有意志坚如磐石,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天地良心,甚至导致学术、心术不正。更可能自以为是感觉良好,认识不到自身的欠缺,就会习惯于自以为是。可见,时时处处,经常反思自己有没有不恰当的言辞行为,谨严束己,及时检视自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可自我放任,方能谨慎行事、廉洁从政、秉公用权,做到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防微杜渐、不弃微末,不断增强检身自律、知错改过的自觉性。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堤溃蚁穴,气泄针芒”,指的就是如果不懂得修身、小事不慎、小节不拘,久而久之就有积“小亏”为“大患”的风险。而如何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握人民群众需求、尊重人民群众意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渠道,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需要强化修身,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

有大志者必自重,慎其言行,守其分际。修身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谨严束己,正心明道,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就能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防微杜渐上不舍尺寸之功。

一审:叶力

二审:汤馥铭

三审:吴迪

1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