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产业强市,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大皖新闻讯 “全市GDP跨过5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和0.2个百分点,人均GDP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质量发展的质效愈发彰显。”在蛇年新春的曙光中,镇江再度以“产业强市”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这已成为镇江连续五年的开年惯例,以“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奋斗姿态敲响新春战鼓,引领着这座城市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来之不易的成绩也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产业强市既是我们近年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是我们决胜未来,把牢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的讲话更是坚定了该市“久久为功发力产业强市”的决心。

新兴产业向强生长

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镇江高质量发展的底气,离不开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镇江经开区丁卯街道四平山路上,江苏豪然喷射成形合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豪然”)生产车间里,经过喷射成形、挤压锻造、热处理等工序后,新一代航空重器的一级承力部件正式下线,经过技术人员性能检测后,它将助力我国深空探测器飞向遥远的太空。

在工信部2024年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里,江苏豪然赫然在列。经过20余年技术攻关,企业突破传统铸造局限,利用喷射成形技术将凝固速率提高1000倍以上,凝固单元精确到微米级,这项核心技术让铝锂合金部件性能更稳定、更可靠。

据悉,2024年,镇江经开区新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获批5家,复核通过1家,其中3家处于航空装备产业链、2家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1家处于生物医药产业链,入围企业新兴产业导向明显。

向新而行,镇江不断在行动。近年来,镇江市牢牢把握“四群八链”主攻方向,全面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富于镇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去年7月,镇江-建德助农低空物流航线首飞,镇江低空物流应用场景实质性“落地”,低空经济场景应用持续拓展;专注于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与应用,镇江文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镇策通”这个全省首家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务服务类AI大模型,助力政务服务驶入人工智能快车道;江苏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紧扣“双碳”战略落地,积极拓展储能市场,在手订单饱和,走出一条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新路子……镇江正紧锣密鼓,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传统产业焕发活力

“得益于传统中药、大健康产品‘长春益寿膏’、‘五仙膏’、‘镇江膏药+中医药祛痛特色疗法’这‘三驾马车’,公司老字号持续释放活力。”镇江市江苏七〇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七〇七制药)董事长耿同全介绍,,去年该公司产值同比增长41.0%,销售同比增长94.90%。在此基础上,七〇七制药将响应消费提振行动,促进大健康产品提质增量,同时实施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项目,研发江苏非遗、江苏老字号金山牌“镇江膏药”系列产品,应用新工艺新手段生产“镇江橡胶膏”,解决传统“镇江膏药”使用不便的问题,实现公司外用贴剂产品系列化,促进中药产品提质升级。

在拥有185年历史的国家级“老字号”——江苏恒顺醋业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智能翻醅机让古老的生产技艺插上了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的翅膀,让恒顺成为全国率先采用机械化、智能化翻醅生产技术的食醋酿造企业。

而如今,该企业智能翻醅机的“升级版”已是呼之欲出。技术工人正集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式智能酿醋一体机,并期望形成完善的智能酿醋工艺,可以将传统的开放式不可控的人工酿造转变为现代化封闭式可控的智能酿造,为纯菌种发酵和特色高价值食醋开发生产奠定基础。

镇江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抢抓“两新”政策机遇,投入2000余万元扩大前盖智能化自动生产线,并启动建设阀体自动化生产车间;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先后引入抽屉生产流水线、一体化导线加工设备等核心装备……如今的镇江市正在推动各类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营商环境强发展磁场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人才投资、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必然选择。

2016年,被镇江的科技人才政策吸引,慧创医疗汪待发教授只身一人,背着双肩包到镇江创业,经过与这座城市9年的“携手长跑”,慧创医疗已经成长为光学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2024年底,慧创医疗获国家发改委脑机接口重大专项立项,成为江苏省唯一获得立项的企业。

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上,镇江有着肥沃的土壤。2024年是镇江市连续第4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计划,去年以来,镇江市进一步完善满意度评议、监督员座谈、12345热线等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时刻关注企业、群众的需求,主动靠前服务,推动营商环境提实效。尤其是多渠道融合,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实现了从“有求必应”“有需必应”到“一呼百应”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了营商环境软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共性问题,镇江市注重从源头解决、制度入手,探索新办法、新模式。

在去年三季度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中,“推行联合监管,完善‘综合查一次’制度,降低检查频次”“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企业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是企业针对镇江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选择最多的2个选项。

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踔厉奋发的时节。站在新的起点上,镇江将以“拼”的姿态,将春天的誓言化作四季的耕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产业强市”战略,不断开创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