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急准备,山东不断夯实防汛救援基础

8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应急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全省防汛防台风救援队伍、装备和物资储备工作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应急厅立足于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全力保障全省安全度汛。主要做了“五个强化”:

强化防汛救援力量。围绕全省防汛重点和救援需求,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构建多层次的防汛救援力量体系。专业救援队伍方面,全省各级共有防汛应急救援队伍495支、68720人。基层和社会救援能力建设方面,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发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镇、村分别建设不少于30人、10人的综合救援队伍,督促和鼓励基层一线、社会组织、应急志愿者积极参与防汛抢险救援工作,目前全省已有社会应急力量356支队伍共3.5万余人。

强化救援实战能力。防汛预案修编方面,督促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及时编修各类防汛应急预案,确保针对可行、衔接有序。防汛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方面,目前各级共配备排水排涝设备、救援舟艇、工程抢险机械、救援救生器材等5大类813种3492万件,大型防汛救援装备1.8万台,有力提升了城乡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抢险救援能力。特别是对可能出现断路、断电、断网等“三断”情形的289个山区村庄,全部至少配备1部卫星电话,在紧急情况下向以上村庄开辟应急救援空中“绿色通道”,投送物资、转运伤员。训练演练方面,组织各类救援队伍开展联合训练、实战演练、“四不”紧急拉练、技能竞赛等,不断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共开展防汛演练3062场,12.3万人次参演参训。

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坚持“大储备”和“一盘棋”观念,创新储备方式和模式,推动建立应急物资多元化储备格局。实物储备方面,目前,全省防汛物资储备规模达到21.4亿元,主要储备在水利、黄河、住建、交通等部门(单位)的1151个仓库中;全省救灾物资储备规模达到15亿元920余万件,主要储备在发改、应急、粮食等部门(单位)的581个仓库中。协议储备方面,按区域分布,与有较强备货仓储能力的大型商超进行合作,协议储备矿泉水、肉食品等保质期短、循环周期快的生活必需品、重要消费品3930吨,可保障20万人5天基本生活需要。产能储备方面,建立全省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目录,摸清救灾物资、防疫医疗物资、救援装备等15类1600余家企业的日常、紧急产能信息,与企业签订省级救灾物资应急保障协议。社会化储备方面,与水泵、移动排水车、大型工程机械等20余家生产厂家以及应急装备综合供应企业建立重要救援装备社会化保障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或险情,可紧急调用500台大流量水泵、300台挖掘机。

强化应急救援保障。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流程、科技赋能,加强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和调运,确保关键时刻找得到、调得快、用得上。完善制度方面,健全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规范紧急调拨程序,建立完善地市间救灾物资协同保障机制和黄河防汛抢险应急物资装备统筹调用机制,保障应急物资装备快速、有序调拨使用。高效调运方面,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办理省级救援车辆通行证700余张,开通应急物资调运“绿色通道”,保障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调用快速通行。积极构建陆水空立体化应急物资调运机制,与京东、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签订协议,借助其存储网点多、配送能力强等优势,有效提升我省应急物资调运能力和调拨效率。科技赋能方面,开发应用全省“智慧救援”信息系统、救灾和物资保障管理系统,汇聚各级各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数据,实现一图统揽、一键调派,动态更新、共建共享。

强化防汛应急准备。入汛以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全部进入应急状态,全面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准备,全力防范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应急值守方面,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应急指挥部,优化完善联合防汛应急值守机制,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降雨和台风影响期间,加密对降雨重点区域抽查调度频次,强化信息报送,压实工作责任。会商预警方面,加强与水利、气象、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联合会商,提前研判灾害风险,强化针对性应对措施,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渠道发布灾害预警提示和安全防范信息,提醒群众关注天气、主动避险。队伍物资预置方面,分流域制定省级救援队伍预置方案、应急物资保障方案,重点突出黄河、东平湖、南四湖等防汛关键,每轮强降雨过程,动态调整预置队伍和前置物资,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和紧急调运各项准备。应急转移安置方面,细化人员转移安置方案,确定受灾群众转移集中安置点3595个,今年入汛以来,有序组织转移并妥善安置受灾人员5559人次。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客户端记者 张玉岩)

热门相关:九星毒奶   美漫大幻想   误踩老公底线:甜心难招架!   我拍戏不在乎票房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