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丹凤人搭车“丹凤厨工”品牌来苏就业创业
从转乘3趟车到“点对点”直达
5000多丹凤人搭车“丹凤厨工”品牌来苏就业创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娇
2月7日上午8时,4辆由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发出的“点对点”复工班车陆续抵达位于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的锦都科技大厦。车停稳后,车门缓缓打开,137名务工人员有序走出。
“欢迎大家回到南京!”早早便守候在锦都科技大厦楼下的南京市、雨花台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与企业代表立刻迎了上去,一边帮大家搬运行李,一边递上准备好的“复工大礼包”——一床加厚棉被。
雨花台区与丹凤县两地开展劳务协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双方结成共建单位。南京在当地建设了一批项目,也组织了第一批丹凤人走出秦岭,来宁务工,经过多年打拼,许多人在南京安家落户,成为联系两地的纽带。2020年,为进一步方便丹凤在宁务工人员及时返宁,两地人社部门协作开通了复工直达班车并一直延续至今。5年来,先后发送35车次1550人次,让雨丹协作的纽带更加牢固。
“还是南京亲切啊,在这儿工作久了,都把这儿当成家了。”来自丹凤县商镇的王晓东在建邺区南湖东路的西祠烧烤工作已经5年了,每年春节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然后再乘坐返岗专车回南京。“不收车票钱,还给我们开空调、安排盒饭,这待遇,真的没话说!”王晓东竖起了大拇指。
在江宁区双龙大道经营一家拉面馆的段永锋,过去几年,靠着勤劳和独特手艺,让面馆生意越来越红火。这次春节回家,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店铺,“初六就有老顾客发微信问我啥时候回来开门,等过了正月十五,来吃面的客人肯定更多,我得抓住机会呀!”
“20年前我一个人来到南京,在中山东路的一家面馆当学徒工,当时交通不发达,从丹凤回南京要转3趟车,还要提前好久去车站排队买票。”段永锋是第三次乘坐返岗专车,他告诉记者,店里4名员工中有两名都是在车上认识的。
现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食堂服务商南京丰久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周少锋忙前忙后,脚步匆匆。在清点职工时还不忘关心大家:“老张,家里老人身体还好吧?”“李师傅,这一路累坏了吧,一会儿赶紧歇会儿。”大家纷纷回应着,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政府包车接员工,真的让我们很省心!”周少锋一边核对名单,一边感慨地说,“以前节后招工、等员工返岗,心里总是没底。现在好了,政府帮忙组织‘点对点’包车,员工能按时回来,我们食堂也能顺利开张。”
“我们一直致力于搭建劳务协作的桥梁,为丹凤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南京企业解决用工难题。这几年的合作成果显著,我们也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受益。”雨花台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王欢告诉记者,丹凤县在宁务工人员从事餐饮行业较多,以“丹凤拉面”为主,涉及小吃、烧烤、酒楼、大学食堂配餐等多个经营类型,2022年,雨花台区协助丹凤县打造了“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帮助丹凤整合在南京经营的餐饮企业。目前,通过“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带动丹凤县籍劳动力在江苏创业310多人、从事餐饮服务4200多人、从事餐饮配套产业链工作580多人。
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张震表示,将继续加大与西部地区劳务协作力度,带着优质的企业和好岗位走出去,开展多场“春风行动”劳务协作联合招聘会,吸引更多人来宁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