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门,进厂门!贵州返温务工者们都上工了,现场热火朝天

昨晚,载有500名贵州籍务工人员的G2305次毕节-温州专列安全抵达温州南站。

春节后,务工人员走出家门,走下车门,走进厂门,他们返岗后怎么样了?工作环境还舒心吗?2月8日,记者走进温州的几家公司探访。

“让家政阿姨成为一个有自豪感的职业”

“给宝宝人工喂养时,注意采用右侧卧位,30分钟左右,然后竖抱起来拍拍嗝,防止吐奶。”

在扫眉才子科技温州有限公司的教室里,家政老师正拿着模具对阿姨进行现场培训教学。这是公司主打的小班化教学模式,专门为0基础的外来务工人员搭建一条通往高素质家政人才的快速通道。

“这是我在这里拿到的证书,育儿嫂,养老师,母婴师……有五六本呢!”

欧佳莲今年50岁,是贵州省荔波县人,去年刚来到温州。不甘心在家待业的她通过温州、黔南州两地人社部门联合推出“温馨家政·黔程启航”培训订单班,来到温州学习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等家政工作。

“感觉沿海地区的工资比我们那里要高很多,教学理念、师资力量也比我们强。”欧佳莲告诉记者,公司每天都有两节早自习,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从育儿到养老、母婴、家政都有提供系统教学服务。

更令人暖心的是,这些教学在上户前是免费的。扫眉才子科技温州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秋霞介绍,“我们采用0元学费分期模式,让阿姨0元就可以接受系统化的培训教学,以后等他们学成上户之后,可以再从工资里面扣除返还给公司。”

陈秋霞表示,在扫眉科技公司里,有外省务工人员近1万名,其中贵州来温的务工人员就达到500人左右,“阿姨对自己不放弃,我们就不会放弃阿姨,如果有阿姨因为情商或技能原因被下户,我们会重新培训,一直到他们再次上户为止。”

“我们要让家政阿姨成为一个有自豪感的职业,让每一位家政从业人员都能享受到高薪、发展、荣耀的职业身份,真正将专业、品质的服务提供给更多家庭。”陈秋霞坚定地说。

“希望把高质量的工匠输出给社会”

走进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场热火朝天。下料,制孔,焊接,镀锌,各条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工人们在各条战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在板材车间里,记者见到了昨晚刚乘坐专列抵达温州的冷开国,他告诉记者,昨天刚到站,就被专车接到了公司为他准备的夫妻房,“屋子里热水都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回来就有了家的感觉,晚上赶紧给家人报了个平安。”

今天一早,冷开国就回到车间开始在生产线上开工了。“我们现在已经有一半多的人回来了,返岗率还是很高的,剩下的人这两天也会陆续抵达。”

98年出生的冷开国已经在这里待了六年,如今已经是“老师傅”的他,手下也带了五六个徒弟,“每带出一个徒弟,收入也会有所增加。新的一年,希望能好好赚钱,带出更多的徒弟。”

“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匠,不仅服务于电力行业,更能把高质量的工匠输出给社会。”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鹏飞表示。

“他们未来做到总经理都可能”

在浙江伟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电解镍车间内,返岗工人们正在干净敞亮的环境里从事生产作业,空气里闻不到一点废气和污染物,“电解镍曾经是污染大户,我们通过环保型电解槽的环保专利,让废气污染降到最低,也给了工人安全干净的生产环境。”

代庭松两年前通过校招来到温州,如今在浙江伟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事生产管理工作,99年出生的他已经是实习班长,负责生产管理,设备操作教授等,在他看来,温州已经是第二故乡。

“我们公司经常举办看电影、合唱等活动,在这儿很有一种家的感觉。”

浙江伟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项鹏宇告诉记者,环保板块各个子公司的不少老总都是从年轻的一线大学生培养起来的,“我们对员工也有激励和培养计划,希望他们未来能够做到车间主任、高管,甚至总经理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