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000人把最硬的“龙鳞”都给了哪吒
元宵节已过,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纪录仍在不断刷新。2月13日上午,电影票房(含预售)超97.02亿,超《死侍与金刚狼》票房成绩,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20的亚洲电影!
电影在视觉特效方面的创新突破,来自“动画界的万鳞甲”——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合力托举。动漫产业的“创业史诗”如何写就?
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参与
1948个特效镜头
据电影主创团队提供的数据:
《哪吒之魔童降世》全片1864个镜头,特效镜头1400个;
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镜头数达到2427个,特效镜头1948个。
对任何一家动画公司,这都是“做不完,根本做不完”的体量。好在,《哪吒2》本没有打算由一家公司做完。
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名字出现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片尾字幕里,其中既有传统影视巨头,也有业内知名的专业动漫公司,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工作室。
戈弋:我也很满足,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让我们就此把中国的东西努力地放大。
戈弋所在的苏州红鲸影视承担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四分之一的制作,成为参与制作量最大的联合制作公司。海浪中鱼群流动、山间飘着的云雾、天上飞着的鸟群,《哪吒2》里这些颇具美感的“技术+艺术”的碰撞,来自公司团队160人次长达26个月的日夜奋战。
△ 戈弋确认画面效果。
现象级的动画电影,参与者与有荣焉。来自西安数字怪兽团队的殷齐昊在电影院里看到自己和同事改了几十、上百遍的镜头,也听到周围观众的惊呼和赞叹。两年多时间,54个特效镜头,每一天都算数。每一个镜头,殷齐昊都记得。
而他的同事陈一彪听完导演饺子“像素级”的要求,就知道自己在参与历史:
第二部对比第一部,质感重新优化过,再优化一些细节表现,比如说皮肤的质感,还有毛发的、布料的、盔甲的质感。
第二部有特别多绑海底妖兽的铁链,在画面里也是特别细小的元素,每根铁链可能只有一个、两三个像素,但导演审核让把铁链做出对比度来。
△ 数字怪兽团队制作的海底龙宫画面。
曾寻求国际团队的帮助
效果不尽如人意
导演饺子透露,在制作特效时,曾尝试寻求国际团队的帮助,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饺子:即使是一个顶级的工作室,也可能用三流的人员来完成我们的项目,倒不如收回来,让国内的团队用心打磨兜底。
这是奔着同一个目标才能达成的默契——江西的幻影疯爆团队参与了玉虚宫穹顶特效镜头的制作,包括穹顶上的圆形图案、甘露水特效等。画面呈现不过几十秒,这些特效镜头的制作却历时3个月。
△ 幻影疯爆团队成员文崇旭展示玉虚宫效果图。
这是一个十多人规模、平均年龄25岁的团队,使出洪荒之力的3个月。作为不参与影片投资出品、只参与制作的外包方,电影后期收益与团队基本没有关系。除了固定的酬劳,《哪吒2》在全球的巨大成功,就是对参与者最好的奖励。
同样是3个月,来自深圳的知名电影公司华强方特鼎力相助。华强方特主要负责申正道和灵珠哪吒打斗场次深山密林的瀑布特效。
瀑布的体量很大,水流形态复杂多变。为了满足镜头精度要求,制作团队开发了瀑布制作流程自动化程序,无人值守解算水流,多机分布式解算缓存,将50台高性能工作站整合成解算集群,对解算数据进行批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