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优化之后,骑手是否受益?

收集骑手意见,推进算法公开,完善防疲劳机制

算法优化之后,骑手是否受益?

阅读提示

算法优化相关措施推行至今已有一个半月,各项措施成效如何,骑手是否因此受益,未来还能有什么样的改进,《工人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开展了调查。

今年春节期间,已在上海跑单7年多的骑手蒋海龙和同事们更忙碌了,“有些小哥回家过年了,返工速度没有这么快,站里人手挺紧张的。” 蒋海龙说,算法的改进让他和同事们感受明显,“即便是春节旺季,手头单子急了爆了的情况也少了,累了还能申请休息,感觉越来越人性化”。

骑手体验感改善的背后,是后台算法的不断演进。2024年12月27日,美团发布算法改进八项措施,包括推进算法公开常态化、建立更加开放多元的算法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骑手防疲劳机制、主动与生态伙伴探索建立良好互动合作等。

相关措施推行至今已有一个半月,各项措施成效如何,骑手是否因此受益,未来还能有什么样的改进,《工人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开展了调查。

“防疲劳”让小哥有时间歇歇脚

骑手一天内跑单超过8小时会收到提醒,此后每隔一小时提醒一次,跑单12小时将被强制下线,这就是美团近期启动的骑手“防疲劳”机制。数据显示,该机制上线首日,约有18%骑手触发了弹窗提醒,有0.36%的骑手触发强制下线休息机制。

“据我的观察,‘防疲劳’机制对我们站点大部分骑手没有影响。” 浦东张江站的骑手朱颜军表示,骑手只要具备一定经验,在合理工作时间内都能拿到目标收入,因此单纯“熬时间”意义不大。“比如说一下子接8个单,你要判断哪个餐厅、哪个菜出餐快,上海人喜欢点的一个菜叫三杯鸡,这个餐就是慢,我们就把单子放到最后取,不会耽误送其他单的时间。还有同样时间不同区域,单量也不一样,同样跑一小时你能比别人赚得多,跑单不只是体力劳动,也需要脑力。”朱颜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