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快速路打通哈尔滨经济发展“朋友圈”
◎本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丁 旭
近日,我国高寒地区城市新建最长快速路、黑龙江省“百大项目”之一——哈尔滨市东三环快速路正式通车。该项工程创多项高寒桥梁建设纪录。
记者从建设单位哈尔滨市城建局了解到,东三环快速路工程设计等级、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高,由于地处寒冷地带,施工地区极端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38摄氏度,工程主体涉及防冻胀、防雪害、冬季施工等技术难题。此外,该项目位于哈尔滨市主城区内,地处交通繁华路段,周边小区、学校和大型企业密集,交通疏导困难。工程涉及的水、电、热、气等管线工程多达15类,产权单位高达66家,管线迁移数量大、种类多、情况复杂。
为解决上述难题,施工单位中铁二十二局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邀请国内道桥专家开展技术论证,对“既有铁路桥梁顶升”“下穿铁路双框构桥顶进”“上跨铁路钢箱梁顶推”三项全线控制性重难点工程进行技术攻关。攻关小组先后申报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完成技术小改小革3项,形成论文2篇、科技创新成果2项,填补了我国高寒地区城市快速路涉铁工程专项施工领域的技术空白。
中铁二十二局项目负责人赵焕民介绍,为满足工程整体规划线形要求,他们对既有桥梁采用顶升改造施工工艺,在保证结构体系及跨度不变前提下,实现了既有桥体与新建桥梁的精准对接,完成了全国首例旋转调坡顶升、全国首例预应力盖梁顶升施工作业,创下高寒地区既有桥梁顶升高度之最,缩短工期3个月,节约资金1.2亿元。
在上跨和下穿滨绥铁路线施工中,由于新建地道桥和上跨桥均下穿铁路和跨越铁路,上跨工程由4层立体交通组成,施工时间受铁路行车严重制约,施工难度极大。为保证工期,中铁二十二局项目技术团队不断细化施工组织,调整作业时间,优化顶推与顶进作业方案。技术团队将原计划的53个二级天窗缩短至37个,采取上跨桥和下穿地道桥同步作业方式,将全长160米、重约3740吨钢箱梁上跨4条铁路营业线,平稳可控顶推到指定位置,顶推距离达133.5米,提前16天完成顶推任务;历经266场铁路封锁,分别设置12处顶进点,由北向南单向交角83度用液压千斤顶将下穿地道框构以“微米式”循序渐进的方式顶进到设计位置,难度之大,安全风险系数之高,在全国城市建设下穿铁路既有线路施工中极为罕见。
据悉,新建东三环快速路工程是既有哈尔滨市三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极大缓解松花江南部与北部过江交通枢纽压力。同时,该工程与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对俄出口加工厂、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哈尔滨内陆港和哈尔滨新区实现有效连接,形成哈尔滨市区域经济开放发展大通道,对哈尔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