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人群中的青春志愿红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近日,当外出务工人员背起行囊踏上新征程时,一抹抹跃动的志愿红正温暖着这座红色故都的各个角落。百余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车站、社区、乡镇编织起一张温暖的网,用青春力量续写新时代的暖心故事。

从“被帮助者”到“帮助者”

清晨,瑞金火车站进站口寒风凛冽,一群身着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早已忙碌起来。他们挂着工作证,在入口与候车大厅之间来回穿梭,为旅客搬运行李、指引路线、解答票务等问题。

大学生志愿者罗娟将冻得通红的手揣进红马甲口袋,目光紧紧追随着往来的旅客。发现一位抱着幼儿的旅客在自助售取票机前犹豫不决时,立刻快步迎上前去说道:“阿姨,您需要什么帮助,可以跟我说。”

罗娟是南昌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去年此时,她还是春运人潮中接受志愿者帮助的学子,而今年,她已是参与志愿服务62次、服务时长达到137小时的“老资历”志愿者,并且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赣州市优秀返家乡大学生先进个人”称号。

“现在是春运返程高峰的关键期,今年我们联合团市委发起春运‘暖冬行动’,不仅发挥了大学生热情高、适应快的优势,有效缓解了车站的服务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参与社会服务、反哺家乡的平台。这些孩子熟悉本地文化,沟通能力强,他们的加入让我们的服务更贴近旅客需求。”市汽车站副站长刘建平说道。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

“‘志愿红’是我的人生底色。”这是吴彦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瑞金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目前就读大四,从高三开始便积极参与并组织返家乡志愿活动。今年春节,他不仅自己投身志愿服务,还带领团队在全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绵江河畔,吴彦蓁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清理河道垃圾,他说:“志愿服务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虽然过程漫长,但我愿意一直奔跑下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年来,吴彦蓁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服务时长达到1100小时。在他的推动下,瑞金籍返家乡大学生从原来的几十人扩张到了现在的600余人,并在上级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瑞菁归巢”返家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为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关爱者到担当者

“小微做的灯笼真棒。”在象湖街道金星村儿童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着孩子们的新年画作,色彩明艳,充满童趣。8岁的小微(化名)举着志愿者刚指导完成的元宵节灯笼,露出腼腆的笑容。这是七彩假期关爱儿童“护苗”志愿服务活动的日常场景,多名志愿者为村(社区)儿童开设绘画、阅读、黏土制作、安全教育等课程,为孩子们送去温暖。

“制作灯笼时,孩子们全神贯注,小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猜灯谜环节他们积极踊跃,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欢乐笑容,我也特别开心。”瑞金籍返家乡大学生魏莹笑着说道。

“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们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用行动传递了社会的温暖。”共青团瑞金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刘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