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影评:《哪吒2》票房破百亿底气何来?

2025年春节贺岁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创造了一个新的票房“神话”,截至2月14日10时,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超100亿元,成为我国首部百亿电影,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3,并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6位。这部现象级动画作品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商业成功范畴,从2019年《魔童降世》到如今的续作,哪吒IP的持续火爆揭开了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新篇章。解密这场文化盛宴,是传统神话的现代转译、工业体系的破茧成蝶与文明基因的自信觉醒三重密码的交织共振。

东方神话的现代性转化。影片将封神演义中“剔骨还父”的悲剧内核转化为现代家庭伦理的深刻探讨,让父子冲突与和解成为贯穿始终的情感脉络。同时以主角的个人成长为主线,巧妙融合亲情、友情、正义、梦想等主题,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情感共鸣。更特别的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传统美学符号:混天绫化作量子能量场,风火轮演变为机械飞行器,在保留东方意象精髓的同时赋予其科幻质感。导演团队创造性地将量子力学、平行宇宙等前沿科学概念融入神话体系,构建出“神话科幻”的全新类型。这种以科学思维重新诠释“逆天改命”的古老命题,让三千年前的抗争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以技术突破铺展动画体系。从《大圣归来》到《哪吒》系列,中国动画工业完成了从作坊式生产到系统化运作的蜕变。1400人的制作团队、87家特效公司协同作业,工业化生产模式不仅保证了每秒24帧的视觉精度,更构建起涵盖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流程管理的完整生态链。影片中长达12分钟的水墨特效场景,凝聚着自主研发的“粒子水墨”技术突破。影片凸显了将传统艺术语言转化为数字资产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动画开始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当西方同行仍在迪士尼模式中打转时,中国动画人正开辟第三条道路——用现代技术诠释东方美学。

中华文化基因的当代觉醒。《哪吒2》成功的本质是文明基因的胜利。影片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复叩问,恰是中华文化中“天行健”精神的当代回响。当哪吒在量子纠缠中追寻自我存在的意义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角色成长,更是文明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种文化自觉在全球化语境中更具深意。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的个体主义叙事遭遇瓶颈之际,中国神话中“家国同构”的集体智慧、阴阳相生的辩证思维,为世界提供了新的价值参照系。当四海龙王化作量子生命体守护三界平衡时,传递的正是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宇宙观。

站在文明复兴的历史节点,《哪吒2》的票房奇迹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无限可能。当动画人不再满足于技术追赶,当观众不再迷恋舶来文化,这场始于银幕的文化觉醒,终将演变为民族精神世界的深层重构。中国动画的征途,已然通向星辰大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诗燕(武汉市江汉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责任编辑:伍佳佳】